5月30日,金光农场公司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共同参与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4YFD2300500)"华南和东南沿海单、双季稻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基地"竖牌仪式在公司团结分场旱改水基地举行。随着牌匾的落成,双方正式开启水稻种植领域深度合作,聚焦单产提升核心目标,共同探索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图丨参加竖牌仪式人员合影
竖牌仪式后,公司副总经理陈有志陪同广西大学农学院江立庚教授团队深入田间,实地考察基地内50余个水稻品种的试验种植情况。校企双方围绕试验田生长监测、旱改水大田管理等关键环节展开技术研讨,针对土壤改良、水肥调控、病虫害防治等生产难点进行现场会诊,形成"科研理论—田间实践—问题反馈—技术迭代"的闭环交流机制。
图丨实地考察交流
此次合作构建了"高校科研+企业实践"的双向赋能模式。团结旱改水基地成为科研成果转化的"天然实验室"。科研团队可依托大田环境开展品种选育、栽培模式优化等实证研究,推动"实验室数据"向"田间生产力"转化,提升科研成果的落地性;同时,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实践平台,通过参与从整地到收割的全流程生产,强化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培养,为农业现代化输送"理论+实操"双优型人才。
图丨基地航拍
高校智力资源的注入为企业装上"科技引擎"。通过引入前沿种植技术与智慧农业管理理念,公司可实现从经验种植向精准化、数字化生产转型,有效破解单产瓶颈、提升稻米品质;合作更将赋能品牌价值升级,依托高校科研背书吸引行业关注,为打造"科技型、绿色型、效益型"现代农场奠定基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随着示范基地建设的持续推进,校企双方将以单产提升为核心,拓展品种创新、绿色防控、智慧农业等多元合作场景,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农业发展范式,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水稻产业升级贡献"产学研"协同一体的强大合力。 (温松菲)